符号化设计之符号形式探寻
我们已然处于设计变革的临界之地, 向新时代探索和进发是我们这一时代设计师的机遇和责任。
这里,功能主义设计是广义的,始自一百多年前的现代主义诞生,涵盖了后继的后现代设计,直至如今。功能主义设计指的是物品的形式由功能生发而出,狭义的功能主义设计是关于设计师的理念和方法,而广义的功能主义设计是关于时代与社会对物品的认知观念。
一百多年来的设计学都是围绕着狭义的功能主义设计,无论是拥抱它还是批判它,都是关于从设计师视角出发的理念和方法,就如后现代设计,是基于对狭义功能主义设计的批判,当批判的任务完成,自身也随之消失,那是因为批评和“革命”仅限于狭义的功能主义,即设计师的理念和方法,并没有介入社会的认知层面。
现代主义的诞生并非仅是来自于 20 世纪初那一时代设计师的作为,在这批设计师作为之前已经具备成熟的历史基础,即物品因功能意义的解放而得到解放,物品的形式不再依赖于社会的习俗,而是基于它被解放了的功能。社会和时代对物品的认知逐渐转移到了以功能为原点的基础之上,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而其思想的萌芽甚至可以更早。
变革启自时代潮流之变,而设计师理念和方法上的变革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像功能主义这个新的思维观念经过了萌发和生长,足够成熟之后,才随着一代设计师的介入,引起狭义的功能主义设计变革,继而统治了整个 20 世纪。
当新的时代潮流,新的范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对于这一时代的设计师来说,是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
我们从机械时代,从模拟时代,进入了数字时代,时代变革源自科技层面的发展,却深入普及到社会日常的方方面面,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思维,改变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周遭的认知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具体”走向了“抽象”,从“连续”走向了“间断”,从“实体”走向了“现象”。
在“具体、连续、实体”的认知时代,物品的外在可感,内里可知,可知的内在包括原理、结构、运作机制等,它们清晰易懂,逻辑直白,如同谁都能将其拆开维修一般。人们对物品的感知是如实真切的,一切都在眼皮底下,功能和形式的互生关系形成了物品的内外一致性。到了“抽象、间断、现象”的认时代,物品的原理、结构、运作机制等,对于大众来说已经变成了不可知,以及不必知,它们与物品的外在形式相脱离,失去了如实的对应关系,物品的形式及功能不再来自于具体的原理和结构,来自于物品的内部,而是来自于实体物之外的关系,内在性不再“内在”。
外部力量也推波助澜,一个是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形成的物品生态体系,这个体系不只是维护物品的关系网络,而且还能够通过关系来生成新的物品,物品进一步从单纯的功能制约上脱离;另一个显著的外部力量就是信息社会的发展,使物品承载了更多的符号内容,物品不再是单纯基于功能的工具,成为了具有媒介意义的容器;而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也从实体转向了信息,当身外世界充满了信息和符号内容,而且这些信息和符号内容大都是被直接消费的,并非是深藏在实体之内有待提取的,注意力的转移直接影响着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我们对实体物失去了兴趣。
无论是变革前还是变革后,物品仍然是物品——具有物质形态和功能的东西,所以,这种变革并不是推到重来,要颠覆实体,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扩充和升华,变革前物品的价值和意义,在变革后仍有保留,只不过成为扩充和升华后物品的价值和意义中的很小一部分。
所以,当我们的认知范式从“具体、连续、实体”变革至“抽象、间断、现象”,设计也需从功能主义变革到符号化。这种变革不是基于批判的颠覆,不像现代主义运动那样具有鲜明共同的时代教义,而是基于递进的升华,关于指引设计实践的理念和方法。功能主义设计时代的课题在符号化设计时代仍然成立,设计师仍然要去探究物品的功能与其形式的关系,只不过功能对形式已经不具备决定性的意义了,功能主义设计时代的理念和方法亦有部分得以继承,成为符号化设计时代的一个子项。
设计师都可以感受到旧有的理念和方法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地捉襟见肘,那是因为所操持的理念和方法依然是功能主义时代的,虽然会因外部的压力,对自己的工具和方法会作一些变 通和打扮,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狭义的功能主义设计。
在日常用语中,“符号”这个词总被简单地理解成仅有附加的象征意义,而自身没什么内涵的抽象元素,以此来看,“符号化设计”就会被认为是脱离根基、不务正业的务虚行为。但现在我们需要严肃地去考查和对待,符号化设计是指用 符号学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的设计事务,用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话来说,“我们的宇宙是被符号充满了”,我们通过符号来思考,也是通过符号来交流。
在功能主义设计时代及更早,我们去认识一个物品,在与其交互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基于符号的交流,但因为这一时期的物品相对来说是独立的,因其功能性而向内自成一体,就如一个恒定的静态物一样,向外界散发的信息粒子固定且稀少,所以用符号学来剖析虽然可行,就是杀鸡用牛刀了。
而一旦物品从向内自成一体的功能性上解放而出,它就不再是一个固定孤立的静态物了,它不仅仅是被纳入一个个物品关系网中,它就是诞生于这些关系网,就像是凝固了一些充满在宇宙的符号一样,这些物品是如此动态和游离状,从它身边走过都能扰动它,带起一阵符号粒子,若此时仍用功能主义设计时代的工具来剖析它,就是抽刀断水了。
所以,当从功能主义设计时代走向了符号化设计时代,我们需要探寻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包括在最基础的设计技法上。